自贡市大安区在深化拓展省级城市基层治理示范区建设中,紧盯强化组织建设、优化审批服务、促进多元共治工作主线,积极探索和丰富基层治理新模式、新载体,切实提升居民群众幸福感、获得感、满意度。
攥紧“组织线”,凝聚党建引领“向心力”。鲜明“大抓基层、大抓支部”导向,落实12个类别党组织书记责任清单,推行书记清单、书记项目、书记实训、书记论坛、书记述职等五项制度,压紧压实党组织书记抓基层治理责任。率先设置科技副镇长(副主任),首批选配6名规划建设、社区管理等方面专业人才进入镇(街道)班子,创新推出“荣誉村主任”选聘机制,22个试点村选聘“荣誉村主任”参与村级事务,夯实治理人才保障。构建“镇(街道)—村(社区)—小区(网格)—楼栋(院落)—党员中心户”五级治理体系,全覆盖建立小区(片区)党组织,“红色物业”覆盖率达80%,将社区治理延伸至服务群众的“最后一米”。
扭住“服务线”,算好提质增效“加减法”。调整完善权力清单,明确全区15个镇(街道)116项行政权力和行政权力责任,赋予镇(街道)22项权力,将民政、卫健、社保、医保等领域行政审批15项、公共服务93小项和综合行政执法1404项,下沉镇(街道)集中办理,厘清区镇街职责边界。实行人员编制“减区补镇”,跨层级调剂行政事业编制162名到镇(街道),设立镇(街道)行政审批办公室、村(社区)受理点136个,各镇建立7至30人不等的综合执法队伍,建立便民服务“帮代办”“就近办”“专员办”“容缺办”等制度,实质运行“一枚印章管审批” “一支队伍管执法”,确保“基层事基层管,群众办事在基层”。
抓实“善治线”,构建多元共治“同心圆”。积极推进“三社联动”试点工作,高标准建成并率先运行龙井·华大区域党群服务中心,创新建立“1519”社区多元投入治理模式,开展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先行试点,引入专业社会组织、社会企业和慈善力量等多元主体,为社区居民提供居家养老、文化教育等保姆式服务。搭建线上“党群微家”云平台,设立“绿洲夜话”“初心园”“红色客厅”等居民议事点,组建“金桂大妈”“乔剑调解室”等特色治理队伍,建立“党、群、社、企”协同机制,线上线下齐治理。坚持践行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成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协调中心暨诉源治理中心,打造基层治理共同体和平安法治建设综合体,受理居民纠纷案件10余起,提供咨询100余次。